10月13日,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诚邀中山大学(珠海)哲学系教授潘恩荣,于江枫校区艺术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中国传统造物‘留白’技术的哲学意蕴—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的技术知识论探索进路”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我校艺术学院院长莫军华教授主持,学科带头人薛娟教授、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负责人朱永明教授、杨新华博士、张毅博士、孙少华博士参与了讨论。

潘恩荣教授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对艺术、哲学及社会的影响,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留白”美学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设计哲学和“造化论”的概念,反思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论挑战。
首先,潘恩荣教授对AI的绘画演变历程进行论述,点出一个当代现象:生成式人工智能(GAl)提供“山水画知识”,但是无法解释其中的“留白”技艺。随后,根据这一现象,潘恩荣教授利用“技术知识论”对其进行生动阐释。
接着,潘恩荣教授从工程设计哲学的角度,强调结构与的关系分析,提出“造化论”的核心观点,即人工智能发展应考虑人类社会与道德伦理,而非单纯追求性能。然后对留白技术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一种关于造物与设计的叙事方式——“一个整体,二元框架,三才配置,四方应用”。

最后,潘恩荣教授给大家设置了思考环节,对大家表达了展望,激励大家去探索人工智能如何重现人类留白技术的能力,以及去研究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现代AI技术结合的可能性。
设计之道是一种关于“留白”技术的技术知识论反思进路,也是一种关于AIGC技术的设计哲学理论与方法。AIGC技术正在实质性改变设计与艺术,既是设计学和艺术学发展的新机遇,也是工程设计哲学和技术知识论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