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艺术学院朱永明教授参与撰写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优秀结项成果《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6卷)出版

作者:  编辑:严万祺  图片作者:  发表时间:2024-06-18    浏览次数:

中国社会科学网消息,近日,《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6卷)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韩丛耀教授担任丛书主编,我院朱永明教授作为核心成员担任《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古代卷》撰写工作,梁建飞教授、马俊伟老师,社会学院董粉和教授参与本项目部分章节的研究工作,马俊伟老师为本书创作了一批精美插画。

《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6卷)书影

(南京大学提供)

  朱教授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径清晰:从史料到史实,从技术到思想;先理后工,文史同鉴;逐科跨越,循序渐进;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对新闻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技术认知,穿透性地理解一个时代的新闻生产与传播领域。在大科学的视野之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全面梳理和认真分步骤整理了中国及大中华地区的相关新闻传播技术的文献史料,在确认新闻技术、传播技术和新闻传播技术的前提下,分析新闻传播的物质生产形态、媒介构成形态和社会传播形态,阐释新闻文本的生产技术、构成技术和传播技术,探索建立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的理论方法和学术体系。

  韩丛耀表示,《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6卷本)以中国人及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从技术学的角度阐释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程,是建构新闻传播研究范式的新尝试。新闻传播三种技术形态的分析和三个场域的阐释,既是一种简化研究问题的手段,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受到自然科学研究(尤其是实验验证研究)严格约束的研究文本,最直观地呈现了问题且最节约地解决了问题。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认为,本研究项目史料考证的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技术史,推动和支撑了新闻传播史新观点的形成。本项目所涉历史与现实错综复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融互构,既有最古老的技术呈现,又有最新的科技融入。研究团队攻坚克难、协作奋战,挖掘新史料、运用新理论、采用新方法、探讨新路径、提出新见解,填补了我国在新闻传播技术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建构了我国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

据悉,本套丛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14ZDB129)的优秀结项成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作约300万字、2000多幅图片,对中国自古以来的信息传播技术进行了详细梳理,重点考察了近现代中国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形态和社会应用方法。


                                                   转载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上一条: 艺术学院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
下一条: 我院学子在第十五届蓝桥杯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中喜获佳绩